跨越60年的重逢——电影《风筝》见证中法民间友谊的故事
西尔维亚娜·罗森贝格(右三)与刘祥生(右二)、华卫民(左一)在“光影流年——中法友好故事会”活动上重逢。
本报记者 彭训文摄
“我想在这个场合,寻找我60年前的中国朋友。”当地时间3月24日,在法国巴黎举办的“光影流年——中法友好故事会”活动上,一位法国老人走上台,说出这句话。
这位老人叫西尔维亚娜·罗森贝格,曾是1958年中法合拍彩色儿童故事片《风筝》中尼高尔这一角色的扮演者。这部电影讲述了法国男孩比埃罗和妹妹尼高尔,通过一只漂洋过海而来的风筝,与中国小朋友结下友谊的故事。周恩来总理曾设晚宴邀请剧组全体成员参加。电影上映后,曾在中法两国引起轰动,并获得卡罗维发利电影节和威尼斯电影节的重要奖项,增进了中法两国人民的友好交往。
“大家看我的外形有很大变化,但我的心没有变。”西尔维亚娜风趣地说,“我仍然记得热情友好的中国人民,仍然记得当时和我拍摄电影的小演员们。记得有一个小朋友,每次我累的时候,他都会把我背在身上。记得有一个会说法语的小姑娘,总是陪在我身边,帮我做翻译……我很想见到他们,因为已经60年了,我非常思念他们。”
故事有一个圆满的结局:在西尔维亚娜说完这些话后,主持人将准备好的“惊喜”请上舞台——经常背她的中国哥哥刘祥生、懂法文的姐姐华卫民。
西尔维亚娜紧紧拉着他俩的手,满脸笑容,聊得很开心。刘祥生说,60年前,西尔维亚娜才5岁半,就是个小妹妹,非常活泼。“当时导演要求我们拥抱她,以示礼貌,但那时我们谁都不敢,现在想来真是很遗憾。”华卫民出生在法国,当时主动报名参演,后来成为巴黎大学中文系教授,现在桃李满天下。
当年,一只风筝的美好寄托,促成了中法两国的文化交融和民众情谊。如今,越来越多中法民众之间的友好交往故事正在不断续写。
2025-01-16
2025-01-15
2025-01-14
2025-0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