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4月8日,由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世界汉学家口述中文与中华文化国际传播史”及北京高校卓越青年科学家计划“一带一路汉学话语体系研究”项目提供学术支持的汉学访谈《贝尔特兰:办一座“中国图书馆”》一文刊载于《人民日报》(海外版)第7版。
文章由“世界汉学家口述中文与中华文化国际传播史”项目组成员、北京语言大学外国语学部讲师周思蕊采访并整理。
原文载于《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2年4月8日 第7版
作者近影
本文作者供图
贝尔特兰:办一座“中国图书馆”
人物小传:
华金·贝尔特兰·安托林,西班牙汉学家,人类与社会学家,巴塞罗那自治大学教授,翻译与东亚研究学院院长,1998年起担任贝拉特拉出版社“当代中国系列丛书”项目负责人至今。著有《漂洋过海——中国移民在西欧》《中国视角》等。
伴随中国国际影响力的显著提升,全世界都在关注中国。而我在痴迷于中国故事本身的同时,不禁思考谁是中国故事的讲述者。我发现,今天许多西班牙人会在他们的文艺创作中融入中国元素,走“中国风”路线;而大量旅西华侨华人,特别是华裔青年,也在积极融入当地社会生活的过程中演绎和讲述自己的中国故事。
2005年,我和巴塞罗那自治大学的专家学者成立了东亚文化研究组,得到巴塞罗那孔子学院支持,并就中西文化交流做了一个网站——chinacult.es,通过汇集民间美术、摄影、摄像、音乐、文学、戏剧、展览等方面的素材,多角度反映开放、多元、立体的当代中国。我们找到在华多年的西班牙摄影师塞巴斯蒂亚(Carlos Sebastiá Ortega),转发了他参加中国摄影家协会第九届原生态摄影大赛的展览链接;联系到在西班牙成长起来的华裔青年诗人、记者陈聪慧(Paloma Chen),转载了她对100余名旅西华裔青年的采访。
坚持到今天,网站上已发布了近200项反映中西人文交流的信息和活动介绍,一张张缩略图好似马赛克,铺满整个页面,足以连成一幅壮丽的图景。各行各业参与其中的普通人,构成了最具活力的中国文化传播群体。他们自觉自发地传播中国文化,投入到全球化时代的跨文化交流中,增进了西班牙对中国的了解。
我在从事中国社会、文化研究的过程中,发现人们总会格外关注文化间的差异。比如,提起西班牙,世界其他地方的人会想到斗牛、弗拉门戈;而提到中国,人们最先想到的可能是中国功夫、舞龙舞狮。这些很重要,也很有特色,但中国不只有这些,当代中国文化更是异彩纷呈。在我看来,我们既要利用文化差异激发大众兴趣,又要避免将文化差异标签化为刻板印象。要做到这一点,充分、广泛的文化译介就显得十分重要。
上世纪末,我萌生了在西班牙创办一座“中国图书馆”的想法,但能找到的图书非常有限。关键时刻,贝拉特拉出版社给了我极大支持,我们启动了“当代中国系列丛书”出版项目。今天,该项目已发行近40部关于中国的学术专著和文学译著,范围涵盖中国政治、历史、文化、艺术等多个领域,作品年代跨越古今,既有中国古代戏曲剧本《张协状元》,也有沈从文的《边城》、丁玲的《莎菲女士的日记》等中国现代文学作品。
从无到有,我们迈出了艰难一步。尽管严肃的学术著作在销量上难敌通俗易懂、博人眼球的作品,但这样的工作为西班牙读者了解丰富多彩的中国提供了机会。我们还在网站上推出电子书,读者只需要以纸质图书1/3的价格就可购得图书,这将极大拓宽图书的传播范围。
2025-01-15
2025-01-14
2025-01-13
2025-0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