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时间2023年10月22日8时至12时,世界汉学与中国学研究大会分论坛之“比较文学视阈与海外著名汉学家研究(三)”成功召开。上半场由温州大学王丽耘教授主持,四川大学副研究员任乐评议;下半场由浙江外国语学院樊宝英教授主持、福建师范大学葛桂录教授评议。论坛共有来自国内知名高校的18名学者与会发言。
上半场发言
发言人:樊宝英(浙江外国语学院)
题目:《汉学家浦安迪的“奇书文体”论及其原型批评》
浙江外国语学院樊宝英老师介绍了《汉学家浦安迪的“奇书文体”论及其原型批评》。浦安迪一方面通过对“奇书”“才子书”的历史梳理,把明清“古典六大小说”与文人创造连接起来,并定性为“奇书文体”,再造了中国小说“神话-史传-奇书文体”叙事脉络;另一方面浦安迪结合中国文化的阴阳五行思想,通过西方原型理论,全面重新审视“奇书文体”,发现中国经典小说叙事有一种不断复现“二元补衬”“多项周旋”的结构模型。樊老师通过中西跨文化比较,梳理了浦安迪较好地阐释小说叙事学的内涵及特征,并且浦安迪为建立中国小说叙事模式做出了独特贡献。
发言人:贺宁杉(南京审计大学/陕西师范大学)
题目:《法国藏学家亚历山德拉·大卫·妮尔的西藏观》
来自南京审计大学的贺宁杉老师探讨了《法国藏学家亚历山德拉·大卫·妮尔的西藏观》。法国藏学家大卫·妮尔在20世纪初西方信仰与精神危机之际,乔装改扮多次进藏考察,妮尔的作品以西方多国语言多次再版,展现出与同时代人不同的西藏观,弘扬了中国藏传佛教、藏族文化中独特的理念及“人的精神价值”。贺老师表示,对大卫·妮尔的西藏观进行深度研究对于西方的攻击抹黑有进行针对性回击,争取国外民众对我国民族政策的理解支持、提升当今中华文化的国际传播力均具有现实意义。
发言人:梁勇(西华大学)
题目:《汉学家玄英的〈周易参同契〉译介与诠释研究》
西华大学梁勇老师在以《汉学家玄英的〈周易参同契〉译介与诠释研究》为题的发言中指出,当代海外汉学家中有一批研究中国道家道教文化的专家学者,诸如美国的席文(1931-2022)、利维亚·科恩,以及法国的施舟人(1934-2021)、傅飞岚等,其著作均有涉及《参同契》。梁老师对玄英的《参同契》研究和翻译进行个案研究,论述其核心观点和解读视角,对汉学家视野下的《参同契》研究与英译特色、影响进行论述和总结。
发言人:吴丽青(曲阜师范大学)
题目:《法国传教士韩国英对中国传统孝道的译介与建构》
曲阜师范大学吴丽青老师以《法国传教士韩国英对中国传统孝道的译介与建构》为题的发言中指出,韩国英对中国孝道思想的译介主要基于官方文本,同时又全面参考有关孝道的政治、伦理思想、社会习俗、法律法典、诗歌散文等多种类型的典籍文本。韩国英展现和评述了有关中国传统孝道的各种细节,构建了以其西方学术背景所理解和建构的中国孝道,向西方系统介绍了贯穿中国礼、法的“孝”,为西方了解中国传统孝道思想提供了重要参考。
发言人:孙嘉钰(山东大学)
题目:《“思无邪”:郑梦周咏史怀古诗的美学理想》
山东大学博士生孙嘉钰以《“思无邪”:郑梦周咏史怀古诗的美学理想》为题,在发言中表示:郑梦周是高丽后期著名的性理学家,也是著名的外交家、诗人。他一生创作了不少汉诗作品,其中包括许多咏史怀古诗。“思无邪”思想是郑梦周诗学思想的核心,是他诗歌创作的源泉。在诗歌创作中,郑梦周努力践行“思无邪”思想,使他诗歌在诗情和诗心两个方面更加贴合儒家的审美要求。
发言人:徐冬皓(北京语言大学)
题目:《沟通中印两大文明的当代使者一谭中》
北京语言大学博士生徐冬皓在以《沟通中印两大文明的当代使者——谭中》为题的发言中指出:自印度独立以来,印度汉学界对中国的研究一直呈现重现代,轻古代,重政治经济,轻文学文化的特点。徐冬皓旨在通过华裔汉学家谭中对中国古代历史、中国古代文化与汉字以及中国文学在印度的介绍,分析他对中国文化在印度传播以及实现多元化发展所作的卓越贡献。
发言人:安玲玉(黑龙江大学)
题目:《俄罗斯汉学家阿·叶·卢基扬诺夫的儒家“道”文化思想研究 》
黑龙江大学博士生安玲玉以《俄罗斯汉学家阿·叶·卢基扬诺夫的儒家“道”文化思想研究 》为题发言。她表示:卢基扬诺夫(А.Е.Лукьянов)主张将儒学、道教、易经看作相异的“道”文化原型进行对比研究,构建了一套以“道”为原型的中国精神文化体系。她以《中庸》之“中”原型为基点,试图从宇宙观、神话论、类型学、文化学等方面作卢基扬诺夫的中国“道”文化儒学思想对比研究。
发言人:崔睿琳(北京外国语大学)
题目:《13-14世纪西方东游行记中的江浙河道形貌及功用》
北京外国语大学硕士生崔睿琳在以《13-14世纪西方东游行记中的江浙河道形貌及功用》为题的发言中讲述了,在蒙元帝国的统治下,欧亚大陆间建立起更广泛的交通网络,便利了异国商人经由海、陆交通进入中国,传教士及商人因而开启了他们的东游旅程,并就其见闻为后世留下东游行记,其中即有对江浙地区的考察。
发言人:黄颖昕(北京语言大学)
题目:《从可见到余音——跨文化视域下的于连山水画研究》
北京语言大学硕士生黄颖昕在以《从可见到余音——跨文化视域下的于连山水画研究》的发言中讲述了法国哲学家、汉学家弗朗索瓦·于连关于中国山水画研究与思考,她从《大象无形》这本书出发,通过分析于连的中国山水画研究,在分析中西文化差异的同时,探寻二者相互融合的可能性,为跨文化研究提供哲学与艺术上新的视角与启发。
下半场发言
发言人:王丽耘(温州大学外国语学院)
题目:《〈楚辞〉诠释突围与从专业汉学的确立——论霍克思牛津博士学位论文》
温州大学外国语学院王丽耘老师讲述了“《楚辞》诠释突围与从专业汉学的确立——论霍克思牛津博士学位论文”。她从“典籍诠释困境与应对”及“范式转型、典籍训释与专业汉学家身份”两方面略谈霍氏厚实论文留给后学的启示。王老师通过进一步将与霍克思博士论文提交同年出版的韦利《九歌》译著纳入对比视域,细读分析“翻译者较多”的《九歌·山鬼》篇译文,挖掘霍克思从前辈汉学家韦利的“业余”实现新一代汉学家的“专业”身份转换的根本促因。
发言人:任乐(四川大学)
题目:《清代中叶四川天主教忏悔仪式研究——以李安德(Fr. André Lefebvre, S.J.)日记为中心》
四川大学的任乐老师以《清代中叶四川天主教忏悔仪式研究——以李安德(Fr. André Lefebvre, S.J.)日记为中心》为题进行了发言。他清代中叶在巴黎外方传教会神父李安德(Fr.AndréLefebvre,S.J.)的拉丁文日记中留下了一些关于四川天主教信徒参与教会忏悔仪式的记载。其笔下所呈现的四川信徒的忏悔实践有别于欧洲“标准化”仪式规定,反映了中西方就罪和救赎等信仰命题理解的差异。他通过分析其记载所勾勒的历史细节,有助于深入审视四川本土信仰、习俗、社会等方面对天主教本地化施加的影响。
发言人:沈瑜靖(浙江师范大学)
题目:《中国学视域下的〈马可波罗行纪〉东传与译介研究——以日本学者高田英树译本为例》
浙江师范大学硕士生沈瑜靖同学探讨了“中国学视域下的《马可波罗行纪》东传与译介研究——以日本学者高田英树译本为例”,她讲到《马可·波罗行纪》推动了东西方文化交流进程,其东传更是叩响了日本和韩国“中国学”研究的大门,尤其在译介上取得了丰厚的成就。本文运用定性分析法,通过案例,剖析高田译笔下的中国形象,总结出高田在二元交织的译者身份下信本求真的价值取向,确定了译者主体性在助力文化对外传播工作上的有效实现。
发言人:薄一荻(南开大学)
题目:《布莱希特与“延安文艺”》
南开大学薄一荻老师以《布莱希特与“延安文艺”》为题目,探讨了德国戏剧家布莱希特晚年回到民主德国以后,中国与民主德国关系密切,以“延安文艺”为代表的中国现代文学大量译介到德国。布莱希特领导的剧院还改编上演了抗日独幕剧《粮食》,参考了大量中国近代历史和哲学书籍。他的最后一部剧作《图兰朵》中的部分情节明显包含毛泽东和中国革命胜利的影子。总体来看,布莱希特与“延安文艺”是惺惺相惜的关系,但在启蒙的姿态上有所不同。
发言人:许雁(黑龙江大学)
题目:《论俄罗斯汉学家贝列罗莫夫的儒家政治观》
黑龙江大学许雁老师进行了以《论俄罗斯汉学家贝列罗莫夫的儒家政治观》为题的发言。俄罗斯汉学家贝列罗莫夫(1928—2018)以《论语》立论,提出儒家以“为政以德”为政治核心、以“为国以礼”为政治方略。在贝列罗莫夫看来,传统儒家政治理念深刻影响着当代中国的政治文化发展,具有历久弥新的时代价值。贝列罗莫夫之论有效推动了儒家文化在俄罗斯的传播与接受,值得学界关注与肯定,并且对我国儒学研究亦有借鉴性意义。
发言人:李婷婷(上海外国语大学)
题目:《翻译家阿卜杜·阿齐兹·哈姆迪的中国现当代文学阿译之路》
上海外国语大学博士生李婷婷以《翻译家阿卜杜·阿齐兹·哈姆迪的中国现当代文学阿译之路》为题,介绍了埃及著名汉学家、爱资哈尔大学教授阿卜杜·阿齐兹·哈姆迪30多年来中国现当代文学的阿译历程,从译者的身份入手,围绕翻译文本和翻译策略两方面探讨译者在翻译过程中的主体性选择及其对中国文学阿译产生的积极影响。
发言人:汤坤(浙江师范大学)
题目:《凝视与塑造:〈伊本·白图泰游记〉中的中国形象透视》
浙江师范大学博士生汤坤以“凝视与塑造:《伊本·白图泰游记》中的中国形象透视”为主题,围绕《伊本·白图泰游记》中有关中国描写,以形象学理论为指导,观照和剖析游记所塑造的中国形象,探索中国与阿拉伯两大文明对话之亮点,这对开拓新时期中国与摩洛哥两国,乃至中国与阿拉伯、中国与非洲之间友好合作的新途径具有重要的实践指导意义。
发言人:许成业(北京师范大学)
题目:《场域视角下丁韪良“中国经验”再审视》
北京师范大学硕士生许成业以《场域视角下丁韪良“中国经验”再审视》为题,陈述了丁韪良的历史角色从一个单纯的“传教者”转变为中西文化交流的“调和者”和近代中国变迁的“参与者”。基于场域理论再度审视丁韪良“中国经验”的相关书写,有助于厘清其政治身份与文化身份的双重“迷思”,并且推动丁韪良研究的整体深化及对新时代中外关系的进一步思考。
发言人:周芯羽(北京语言大学)
题目:《如何理解农民革命?——以裴宜理、杜赞奇为例》
北京语言大学硕士生周芯羽以《如何理解农民革命?——以裴宜理、杜赞奇为例》为题,探讨社会结构动态变化的过程,以历史事件为背景寻找农村民众在历史书写中角色,及为中国农民运动研究提供的新视角。对于摆脱传统制约,从二者研究的路径入手来探讨中国革命何以发生并取得成功,是突破中国革命传统研究范式的重要思路。
2025-01-02
2025-01-01
2024-12-31
2024-12-30